显微知识:显微镜的照明
发布日期:2024-11-26 15:47:46
来源:
作者:
今天我们的知识分享是关于显微镜的照明的。了解照明系统,可以帮助大家更加理解手中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照明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需要由光源通过照明系统对其照明后成像。根据被观察物体的不同,照明方法分为:对于透明标本,可采用透射光亮视场照明,透射光暗视场照明;对于不透明标本,可采用反射光亮视场照明和反射光暗视场照明。

生物显微镜的观察对象多为透明标本,常用透射光亮视场照明。其照明方式又分为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
临界照明
临界照明是将光源通过照明聚光镜成像在物面上。
临界照明的特点是聚光镜的出射光瞳和像方视场分别与物镜的入射光瞳和物方视场重合;其缺点是光源表面亮度的不均匀性将直接反映到物面上,造成物面照度不均匀,如图所示:

柯勒照明
为了消除临界照明中物平面光照度不均匀的缺点,引入了柯勒照明。
柯勒照明克服了临界照明的缺点,是研究用显微镜中的理想照明法。这种照明法不仅观察效果佳,而且是成功地进行显微照相所必须的一种照明法。
柯勒照明由两组聚光镜L1(称为柯勒镜)和L2(聚光镜)组成,光源通过L1成实像在L2的孔径光阑处,L1的视场光阑被光照明后成为一个比较均匀的发光面,该发光面经L2成像在物平面上。
物面上的每一点均受到光源上所有点发出的光线照射,同时光源上每一点发出的照明光束又都交会重叠在物平面的同一视场范围内,所以物平面上的照明是均匀的。

柯勒照明优点
1.灯丝不落在被检物平面上,照明均匀
2.照明的热焦点不在被检物,不会灼伤被检物
3.聚光镜将视场光阑成像在被检物平面处,改变大小可控制照明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