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知识:关于焦深
焦深,是焦点深度的简称。
光学系统是信息获取的首要单元,为了正确反映目标的信息,光学系统的信息容量必须大于目标的信息量。
光学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这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尽可能获取最清晰的目标成像;另一方面要使能够清晰成像的目标范围尽可能广。从理论而言,第一点可表述为对高分辨力的追求,第二点则体现为获取尽量大的系统的焦深/景深。

光学成像系统的焦深指的是当系统像面移动造成的系统波像差变化不超过四分之一波长时,则认为这个像面可以移动的范围便是光学系统的焦深。
在使用显微镜时,当焦点对准某一物体时,不仅位于该点平面上的各点可以看清楚,而且在此平面的上下一定厚度内,也能看得清楚,这个清楚部分的厚度就是焦深。

1.物体上的点在镜头后的成像轴线上所能够获得的较清晰的成像距离。
2.指在保持影像较为清晰的前提下,焦点(焦平面)沿着镜头光轴所允许移动的距离。
3.与景深相互共轭的眼视网膜像位间的距离。
4.镜头的像平面两边的成像清晰范围。

1.光圈与焦深成反比。光圈小,焦深大;光圈大,焦深小。
2.摄距与焦深成反比。摄距近,焦深大;摄距远,焦深小。
原因:摄距(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3.镜头焦距与焦深成正比。镜头焦距长,焦深大,镜头焦距短,焦深小。
原因:摄距一定时,焦距增大,远、近模糊圈之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焦深增大。
4.焦深与模糊圈成正比。允许的模糊圈大,焦深大;允许的模糊圈小,焦深小。
5.焦深与总放大倍数及物镜的数值孔径成反比。
上一篇:显微知识:体视显微镜选购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